制动装置制动性能试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是什么?
制动装置经过维修后,必须进行制动性能试验,目的在于判定其技术性能是否符合汽车安全行驶的要求。只是经过试验确认制动性能符合要求后,才能将汽车交付使用,否则应返工再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要求是:车轮制动器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力及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应达到规定的数值,以确保制动效果;同一车桥上左、右车轮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应相等,制动作用时间(包括制动迟滞时间及制动力从零增长到规定数值的时间)应相同,以保证汽车制动时不跑偏。
制动性能试验的方法有道路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道路试验是车辆在规定的路面上以一定的行驶速度和不同的制动方法进行抽,尔后根据制动情况及轮胎在路面上留下的拖、压印痕迹来评价制动性能。这种试验方法比较简单、方便,并能在一定程序上反映制动性能的好坏,缺点是轮胎会遭到剧烈磨损,同时由于人的主观判断不准和受路试条件差异的影响(如速度、负荷、路面情况以及风力、风向等),会使试验的准确程度有所降低,柴外、拖、压钱了试验也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此种试验方法有被室内试验取代的趋势。室内试验是在专门的试验室内利用试验设备来测试汽车的制动性能。室内试验比道路试验节省工时,能防止机件、轮胎的急剧磨损,不受气候、道路条件的限制,可避免人的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试验用设备大多采用测量制动力及各车轮制动力增长情况的试验台,如跑板式和各种类型的滚筒式固定试验台,但由于这种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费用高,一般只在柴油汽车制造厂、科研单位、较大规模的维修厂和车辆技术管理部门设置。